互联网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2022-11-09 12:32    来源:网络   阅读量:7842   
互联网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国家网信办公示了“2022数字科技企业双创典型案例”,全国共有50家企业入选。专家指出,“双协同”就是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协同转型发展。面向未来,数字化和绿色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赋能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行业热点。

传统企业迎“数字化蝶变”

操作人员面对着电脑大屏幕,遥控着三个集装箱的装卸,装卸现场却没几个人……这一幕发生在安徽芜湖港。随着智慧港口建设的加快,芜湖陆续完成了“网上业务受理”、“设备单证无纸化”、“电子提单”等一系列项目。据悉,芜湖港通过与上港、中远海运、海关的深度合作,在智能物流平台上完成了与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的放货信息对接工作,成为全国首个应用区块链技术在线放货放货的内陆港口。

得益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港口建设正在向智能调度、智能运营进行深度转型。在“2022数字科技企业双创协同典型案例”中,“芜湖港智慧港建设案例”位列其中。这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经验,正在带动更多内河港口提升智能化水平。

从风雨飘摇的船舶货运到快速轨道交通,从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到精准控制的地下水资源,从传统企业的“数字蝶变”到新领域的蓬勃崛起……在数字智能的赋能下,工业绿色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generate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加快技术创新。

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卢春聪看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工程装备、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等所有行业都需要优化自身的能耗。“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加速工业领域的低碳工艺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卢春聪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我国能源转型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进工艺升级,改造耗能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断下降。

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建设密不可分。业内人士认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而诞生的工业互联网,充分连接人、机、物、系统,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新型制造和服务体系,使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150多个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7900多万套,服务工业企业160多万家,提质降本增效效果不断显现。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五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逐步形成认知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有力推动了工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制造业、能源、矿业、电力等重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王鹏说。

生活舒适度进一步提高。

“双协同”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北京市交通委采用“政企合作”模式,与高德地图联合推出了全国首个绿色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实时公交到站、地铁满载率、地铁站换乘等17个出行领域的信息,全部汇集在绿色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该平台整合了步行、骑行、自驾、在线拼车等出行方式。用户可以在高德地图APP的“绿色出行”区域获取个人碳能量账户,通过对应的碳减排能量兑换公交优惠券、购物券等礼品。截至今年9月,平台用户数已超过3000万,日均绿色出行服务超过600万次,绿色出行减碳量超过20万吨。

衣食住行,关系到千家万户。11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正式开始供暖。对于市民程女士来说,几年前家里暖气不稳的烦恼早已成为过去。升级为信息技术与传统热网相结合的新型供暖模式后,程女士所在的小区安装了智能设备,家里温暖舒适。“以前冬天都不敢开窗户。现在,我们的房间又热又舒适。”

据悉,在太原市集中供热调度中心,“智能大脑”采集热源厂、管网、热力站、用户等信息。,实时监控系统运行参数并进行动态调整,高效节能,大幅提升供热精准调控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将嵌入绿色低碳的生活场景,社会运行将更加系统化、精准化,科技发展将进一步支撑社会运行方式的转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 走进“互联网之光”能源大脑探访全国首个全感知